一、項目背景
鄭東新區龍湖金融中心位于鄭東新區龍湖中部,占地面積144.41公頃,是以金融、辦公、商業和旅游觀光為核心的金融商務中心。龍湖金融中心總建筑用地面積56.43公頃,總建筑面積304萬m2。龍湖金融中心土地使用高度集約化,城市設計將建筑主要布置在中環路兩側,使中環路不僅是區域交通主走廊,同時是市政管線的主通道。
龍湖金融中心綜合管廊沿中環路外側輔路下方呈環狀布置,是島內市政干線的主要通道,除雨水、污水、再生水(澆灌)及燃氣以外的市政管線均將隨著管線的逐步實施敷設于管廊內。
二、綜合管廊總體情況
龍湖金融中心綜合管廊由干線管廊和支線管廊組成,干線管廊全長3253.64m,支線管廊全長1587.80m,總長共計4841.44m,是以新型能源中心為主導、低碳環保、節能、高效地滿足市政能源供應,并與其它基礎設施高度集合、高效運行的綜合管廊。
干線管廊位于中環路地下道路外側輔路結構下方,呈環狀布置,全長3253.64m,采用與外側輔路框架結構共構型式,兩者功能連接成為一體。
干線管廊標準斷面為地下一層及夾層兩層箱型結構型式,斷面尺寸為13.40m×7.15m。采用四艙通行管廊結構,由內側至外側依次為:電力艙,凈寬2.0 m;水信艙,凈寬2.70m;熱力艙,凈寬2.60m;能源艙,凈寬4.0 m;結構凈高均為3.20m。入廊管線涵蓋110kV和10kV電力電纜、給水管道、通信管道、市政集中供熱管道、區域集中供冷管道,且在水信艙和能源艙分別預留中水管位和區域集中溫水管位,以滿足遠期的需求。夾層為支管線出線空間、通風機房、配電間、管線吊裝及預留空間,留有疏散口部樓梯及通風孔洞,結構板下凈高2.50m,局部3.20m。
支線管廊呈放射狀布置,全長1587.80m,穿越中環路14處;與外側地塊分支道路共構23處、不共構1處;與各市政公用設施連接的專用管廊8處。
主要技術標準:
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0年;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5g;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乙級;結構耐火等級:一級;地下結構防水等級:二級。
三、優勢及特點
1.綜合管廊布局與區域總體規劃發展及布局一致,與城市結構形態協調一致, 服務于高密度金融商務中心區,管線布局合理
龍湖金融中心內、外環建筑緊鄰中呈環路布置,建筑密度高,公用管線多,地下及地面道路為整體結構,管線敷設的通道必須與地下道路同時建設,并為管線的分期實施預留空間,而且中環路建成通車后便無開挖條件,使綜合管廊的選擇成為必然。綜合管廊布局與道路布局一致,干線管廊呈環狀布置,支線管廊呈放射狀布置,并連接變電站、能源站、綜合管理中心,與本區域的結構形態協調一致。
2. 綜合管廊做到了“規劃先行、適度超前、因地制宜、統籌兼顧”
龍湖金融中心綜合管廊按近期10年設計管線、遠期20年預留增容空間,同時考慮未來城市的管線需求。
電力電纜110kV2回、10kV40根(獨立電力艙,預留16排托架);通信管道30孔(預留9排托架)、給水管DN500;市政集中供熱管DN500×2;區域集中供冷管線DN800×2;并在水信艙和能源艙分別預留再生水管位和區域集中溫水管位,以滿足遠期發展的需求。
本區域雨水、污水、燃氣管線根據規劃要求,不納入綜合管廊。燃氣管道敷設在內環路和中環路為各地塊服務。
雨水管網布置在外環路及中環外側的放射路,雨水排入外環初期雨水棄流井,潔凈雨水溢流排入龍湖。 內環路、小中環及中環內側的放射路,雨水排入內環初期雨水棄流井,潔凈雨水排入龍湖。 管徑DN800-DN1600。
污水管線布置在內環路、外環路、小中環路、放射路布置污水管道,重力自流,最終排入北三環污水管網。管徑DN600-DN800。受北三環污水接口高程限制,本區污水管道在下穿東支渠和南河道的位置需要設置倒虹吸。
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原規劃階段管廊有備用艙,設計階段,因能源方案的優化調整,備用艙布置市政熱力管線。在水、信艙預留了再生水管位,同時在能源艙上部空間還設置2根DN400溫水管的管位,為未來預留。
3、管廊與道路、橋梁、地鐵一體化設計,集約高效,實現所有地塊綜合管廊無死角覆蓋
鄭東新區龍湖金融中心綜合管廊工程,干線管廊全長3253.64m,與中環路地下道路外側輔路結構共構。其中與北三環市政接駁口3處、穿越河道4處、穿越地鐵車站2處。支線管廊全長1587.80m,為放射狀布置,穿越中環路14處;與外側地塊分支道路共構的23處、不共構1處;與各市政公用設施連接的專用管廊8處。做到了中環路干線管廊內所有管線全線貫通。
干線管廊位于中環路地下道路外側輔路結構下方,采用與外側輔路框架結構共構型式。支線管廊設置在地下中環路至內側地塊的車庫通道或設置在直接接入地塊地下一層的聯絡通道下方,與地下一層支路共構,接入各地塊地下二層。充分考慮與各市政用地用房的銜接設置專屬管廊,可實現龍湖金融中心所有地塊綜合管廊無死角覆蓋。
4、干線管廊上夾層設計,使干支管線分層明確,管線銜接自如,并留有發展余地
干線管廊除在下穿河道4處和上跨地鐵車站2處外,均設有夾層,總的使用面積為33155.57 m2,其中吊裝空間、支線管廊出線、風機房配電間使用面積為15873.57 m2,還有17282m2未有使用功能,在規劃審批時充分考慮整個島上市政管理利用需求,進行二次設計,夾層空間可考慮戊類庫房,也可作為市政設施用房。提高夾層的使用率,為未來發展留有余地。
5、設置信息化網絡平臺,將管廊空間監控 、管線監控等整合的智慧管廊,提高區域基礎設施管線系統管理水平,提高管線預警能力。
主要智能系統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統、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
“第三屆城市綜合管廊建設高峰論壇暨管廊試點城市建設反思及經驗交流會”通知
一、會議組織
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
?《給水排水》雜志社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給水排水》雜志社
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市政及水工業學術委員會
河南省給水排水技術信息網
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悉地(蘇州)勘察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鄭州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
北京鴻業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二、演講專家
演講專家
1、國外經驗借鑒與我國城市綜合管廊國際先進水平打造的建言
束昱院長(上海同技(濟)聯合-地下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
2、肖燃副總工(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3、北京市綜合管廊建設與創新
楊京生總工(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4、李躍飛副總工(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5、管廊規劃建設新思路與工程案例——第二批試點城市海東
屈凱院長(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第七分院)
6、矩形頂管技術在綜合管廊中的應用
周建華主任(悉地(蘇州)勘察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橋隧所)
7、綜合管廊入廊熱力管受力分析及支架做法
李建高工(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8、試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線入廊設計思考
劉成林所長\博士(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廣東分院)
9、綜合管廊規劃編制的實踐與思考
徐波總工(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10、污水入廊要點解析
盧鋼副院長(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西海岸分院)
11、構建綜合管廊體系,引領市政設施發展——鄭州市綜合管廊專項規劃
段池清主任(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12、談試點城市廈門綜合管廊運維和管理
陳明建副總經理(廈門市政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3、李永江副主任(包頭市新都市區建設管委會)
14、待定(??谑械叵戮C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5、裝配式鋼結構地下綜合管廊成套技術
16、鴻業基于Bim的綜合管廊全過程解決方案
張力總工(北京鴻業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三
時間地點
會議時間:2017年11月9-10日(8日報到)
會議地點:鄭州光華大酒店(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瑞達路68號)
四
收費標準
參會費:2000元/人,學生(憑學生證)1200元/人(包含餐費、資料費,不含住宿費),如需“增值稅專用發票”,請在回執表中填寫詳細開票信息(務必與貴司財務部門聯系確認);否則開普通發票。發票無誤,恕不接受普通發票更換為增值稅專用發票。
?
收款單位:亞太建設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招商銀行北京東三環支行
帳號:110908001310606
匯款時請備注:鄭州管廊會議
?
住宿:會議統一安排,費用自理,參會代表與酒店直接結算和開票
五、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
《給水排水》雜志社
聯系人:周詩琪、張彬
電? 話:010-57369047,15652639526(周詩琪);010-57368818,13701066133(張彬);
傳? 真:010-57368843
郵? 箱:zsqa0517@163.com
點
閱讀原文下載回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