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了一位爸爸的朋友圈,內心五味雜陳。凌晨6點不到,別的孩子都還在睡夢中,爸爸就催兒子起床早讀了,兒子太困起不來,求爸爸讓他再睡一會兒。結果,爸爸轉身就拿來冷水抹在兒子臉上,大冬天,一大早,就被冷得透心涼,兒子自然再無睡意。其實這個男孩我是認識的,和我兒子同一個班,明明才三年級,卻學起了四年級的課程。明明是寒假,卻比上學還忙。別的孩子雙減之后,負擔都輕了,玩的時間都多了,可他除了學校作業,還有爸爸準備的每科30套卷子,兩本練習冊。前兩天在樓下見到小男孩時,他聾拉著腦袋,臉上沒點笑容,整個人沒點精氣神,不禁想起一句話:“父母毀掉一個孩子的方式很簡單,逼他一直學習就夠了?!鄙钪羞@樣的父母并不少,因為害怕孩子落后于人,便瘋狂擠占孩子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希望孩子像個陀螺一樣不知疲倦地學習。但其實這種過度消耗身體,透支精力的努力,很容易讓孩子陷入低效勤奮,最后拖垮孩子。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聽過一句話:“學習不會背叛努力的人?!鄙磉呌胁簧偌议L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推著孩子不斷往前走??墒聦嵳媸侨绱藛??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有一個叫葉媛的女孩,就把勤奮做到了極致。她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連凌晨2點睡覺,都是奢侈。她每天的計劃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目標,為了爭分奪秒,甚至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進行了限制。一本教科書,她要抄寫好幾遍,直到背下來。長時間的握筆,讓葉媛的手變形,僵硬沒力,她就找來橡皮筋綁在手上寫。她為了學習,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可結果卻不盡人意:高中第一次大考,395名學生中,她排到了315名。最后,她無奈感慨:“努力學習和學習的結果是兩回事?!笔前?,低效率的學習,根本無助于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反而讓自己陷入了無限的精力消耗中。其實,好的成績從來不是學習時間的堆砌?!洞竽X的規則》一書曾從腦科學的角度揭示了這么一個真相:很多家庭所信奉的“勤奮雞娃”大法,不僅毫無益處,反而會毒害孩子的大腦,讓他的成績變得更差。因為負責學習、分析、抽象、計算的左腦易疲勞,過度使用就會陷入低效化,交替使用左右腦,轉換活動才可以使大腦各個區域得到休息,提高腦工作效率。是啊,一個孩子,如果沒有娛樂,沒有自由,只剩下停不下來的學習和擺脫不掉的壓力,那么,耗光的不僅僅是孩子大腦的能量,還有生命的活力。少年發聲欄目里,13歲的女孩小黎,她從小就是學霸,該學習就學習,該玩就玩,很少參加課外補習班。初二時,她自覺不夠努力,焦慮下開始熬夜學習。每天除了學校作業,她給自己布置了很多作業,睡覺時間很少超過4小時。每一天,她不是在寫作業,就是在刷題,要不就是在補課。但一天的疲勞戰打下來效率并不高,白天沒學好,她就越想靠晚上補回來,于是形成了惡性循環,成績不升反降。最后她不堪重負,終于“崩斷了”。她變得全天都很困,很想學,但再也學不進去,一提筆就會嘔吐,甚至,她常?;孟胱约壕痛怂廊ピ撚卸嗪?。后來,她因為患上了焦慮癥和抑郁癥,而不得不休學在家。李玫瑾教授早就告誡過家長們: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待在家里學習,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弦拉得太緊一定會斷,教育用力過猛一定會得不償失。把孩子禁錮在四尺見方的課桌上,他的世界也被收窄到了方寸之間,沒有遠眺的空間、思考的時間、探索的機會,他的成績再好,內心也是荒蕪的。優秀的孩子,都贏在了“時間管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有的孩子在書桌前忙忙碌碌、爭分奪秒,可就是刷題無數、成績止步;而很多學霸,不補課、不熬夜,學習成績還穩穩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河北省高考文科第二名,北大畢業生劉嘉森是這樣回答的:學霸拼的不是持久戰,而是自我管理:通過時間管理,來提高學習效率。在衡水中學三年,他做了十幾萬道題,卷子摞起來有2米多高,從省1000名開外,一路拼到省第2,但一天都沒有熬夜。劉嘉森表示,自己堅持每天5點半起床,10點半前入睡,中午1小時的午休。充足的睡眠、休息,就是他第二天高效學習的保障。另外,他一直堅持間歇式學習,每學習個幾十分鐘,必須休息一下。他說:“腦力體力難以一直飽滿,所以做事情要講求間歇?!笔前?,孩子不是做題機器。一直學習,不是最大化利用了時間,而是低效化了勤奮。勞逸結合,才能讓大腦更好的工作、松緊有度,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學習。牛津大學研究人員保羅·凱利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600名商學院學生分為三組,學習相同的知識。前兩組是連續學習法,每次都是高密度學習1小時。第三組則使用“間歇式”學習法,每小時有多次10分鐘的休息時間。一周后的結果顯示,間歇式學習的學生比連續學習的學生記住的內容多了五分之一。研究還發現,連續學習的學生記住的知識,有78%是學習的前半小時內獲得的,在此之后,大腦失去了最初的活力,后半小時僅記住了內容的22%。換句話說,連續學習時間越長,學習效率越低。適當的休息,反而提高了學習質量。適當停下來,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下一次的學習續航。學習就是一場長跑,張弛有度的孩子,才能卯足了精力向前奔跑。寒假幫孩子這樣計劃,充實又高效知名教育家鄭強表示:中國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倒在起跑線上。教育,應該是要讓孩子在途中持續加速度奔跑。是啊,想要孩子跑得遠、跑得久,父母應該為孩子提供“加速度”。寒假里,我們不妨幫孩子這樣計劃。詳細的學習表,可以讓孩子明確當天規劃,有的放矢地學習各科知識。避免了孩子一會兒畫了個小人,一會兒做下數學,一會兒背個單詞,瞎忙了一上午,卻沒有一項作業是高質量完成的。關于作息表的制定,一位從業20年的老師曾給出這幾點建議:1、列出每日必須完成的各項活動,如寫作業,改錯題,誦讀,閱讀,午睡等。2、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分配好各事項的基本順序和學習時間段。3、每項任務完成打鉤,幫助孩子得到及時反饋。4、孩子完成當天計劃,父母要及時鼓勵與肯定,提升孩子學習自信心。在計劃作息表時,父母只是起輔助作用,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這樣才能更大限度的激發孩子內驅力。另外,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做好時間管理,家長可以采取“番茄鐘法”:將學習任務分解成半小時一段,集中學習25分鐘,然后休息5分鐘,如此視作一個“番茄”鐘。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調整每個番茄鐘的時長。番茄鐘的設定,可以幫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讓每段學習都能高效率完成。然后通過給大腦喘氣的時間,讓下一個番茄時段更有動力,由此形成正向循環。李玫瑾教授曾說:“那些操場上特別活躍的孩子,一般學習也特別優秀?!睆男∨囵B鍛煉身體的習慣,不僅可以強健了孩子的體魄,還能改善孩子的耐力和精神狀態。有科學研究證明,運動時會分泌神經化學物質,如多巴胺,可以幫助消除疲勞感,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血清張素可以緩解壓力,提高記憶力。腎上腺素可以提高注意力,學習更專注。所以,家長不妨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著孩子到樓下運動起來,可以跳繩、打籃球、打羽毛球、跑步等。會運動的孩子,才能在長遠的學業競爭中走得更遠更穩。根據蘇州教育學業質量監測報告顯示,有興趣愛好的學生成績會更好,成績最多相差至60分。很多學霸的經歷也驗證了這一點。比如山東理科狀元孟令昊,從小喜歡音樂、愛好大提琴,即便在繁忙的高中三年,他也是雷打不動的練琴兩三小時,練完后,他總能更專注地投入學習中。他說:“練琴帶給我的是額外的收獲,原本緊張的高三生活也不那么焦慮了?!敝貞c理科狀元謝欣穎,不管學習多緊張,她都要留出固定時間彈鋼琴。哪怕10分鐘,一曲終了,她整個心情也跟著明媚了起來。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從小就有豐富的興趣愛好,練字、打球、畫畫、跑步、游泳。高中時,她也經常忙里偷閑,去打打球,去爬一下山,放松后,她又感覺充滿了動力。如果說學習是一個耗電的過程,興趣愛好,對孩子來說就是在充電。學習累了,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里,不僅可以愉悅身心,還可以激發生命的活力,保持能量滿滿。家庭教育專家王秋云說:“父母的教育智慧里,藏著孩子未來20年后的樣子??扇绻欢谜_的方法,就會把孩子帶上錯誤的道路?!笔前?!孩子的成長,就是父母的修行。只有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與其被教育焦慮牽著鼻子走,用讓人窒息的愛和高期待將孩子裹挾,父母們不如放長目光,對當下的教育反思,為孩子提供正確的指導和方向。父母前進一小步,孩子前進一大步。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背后都站著有眼見和格局的父母。他們懂得教孩子拼搏,亦懂得教孩子享受時光。愿每個孩子都能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里,收獲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寒假。作者:楓子,二寶媽,一手育兒,一手寫作,與孩子一同成長。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甘肅自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