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黑龍江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公開發布后,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高度關注。這項規劃對未來五年黑龍江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其中中考招生、教師和校長輪崗及多校劃片等家長們十分關內容,與孩子教育息息相關。本期《教育冷觀察》,筆者將結合規劃中相關內容的表述,為您解讀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供您參考。規劃中關于中考招生的表述有兩處,一處是“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另一處是“加大優質高中招生配額比例,招生名額適當向農村初中傾斜”。從這兩處表述來看,黑龍江省提高優質高中指標到校的措施勢在必行。所謂的優質高中,筆者理解為省重點高中和市重點高中,也就是說,最晚在2025年之前(2021年秋季入學的初一新生可以趕上),省重點高中和市重點高中指標到校的比例將繼續提高。以省會哈爾濱為例,哈爾濱市目前省重點高中指標到校的比例為60%,市重點高中的比例已經高達61%。筆者的判斷是:2022年至2025年,黑龍江省各所省重點高中和市重點高中指標到校的比例將逐步提高,且會向農村初中有一定傾斜,但不會達到100%指標到校。優質高中指標到校比例提高,實際上是增加了校內競爭的難度,對于部分尖子生比較集中的民辦初中,由于統招生比例的進一步降低,校內競爭也更加殘酷,民辦初中優秀學生升入優質高中的難度和目前比將會增大。這項政策的實施將對民辦初中的火熱招生有降溫作用,預計會有部分家長在此政策影響下選擇對口公辦初中。規劃中此部分的表述為“完善中小學教師和校長交流輪崗制度”。其實,早在去年秋季開學,哈爾濱市南崗區部分熱門小學,如師范附小、虹橋一小和閩江小學等小學,已經開始了校長輪崗。規劃中用“完善”一詞,說明現行的教師和校長交流輪崗制度還需要不斷優化。對此,筆者的體會是,校長可以在教育行政區域內一個固定的期限內輪崗,而教師最好在一個教育集團內輪崗。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想要將校長的教育理念貫徹到一所學校當中,沒有3-5年的時間是不現實的,因此,校長輪崗要有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而對于教師輪崗,筆者以為,最好將教師輪崗限定在一個教育集團之內,畢竟教師也需要買房、育兒、照顧家庭,也需要評聘職稱,在一個教育集團(既有熱門中小學,也有普通中小學)內的輪崗,如從哈爾濱虹橋中學輪崗到宣慶中學,可以讓教師不必要付出額外過多的成本(如交通、住房成本),也能夠保證教師職業成長的連續性。此外,教師的輪崗也要給予一個相對固定的周期,讓教師融入新環境,并產生新價值,這都需要一個過程。筆者的上一篇文章,剛剛分析過多校劃片在哈爾濱實行操作的可能,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出門左拐去看一看。在規劃中,關于此的表述為“試行中小學學區化管理,推進集團化辦學、多校劃片、多校聯盟等辦學體制機制改革”。從哈爾濱的實際情況看,南崗區秋林地區是哈爾濱優質小學比較集中的區域,繼紅、花園、鐵嶺、奮斗等知名小學坐落其中。在這個區域,用多校劃片的方式來平衡教育資源的作用不大。本身,各所名校師資力量都很不錯,對于家長來說,上繼紅小學還是上花園小學,并沒有多大差異。反之,在南崗區哈西地區,繼紅和花園的分校規模都比較大,主要原因正是對口的學區范圍過大,而學校又相對較少。在這樣的地方實施多校劃片也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學生多、學校少,且都是分校,師資差距也不大。其實,真正需要多校劃片方式去平衡教育資源的,應該是熱點小學和普通小學并存的某一區域。除了多校劃片,完全可以用集團化辦學或者多校聯盟的方式,來解決師資力量不均衡的問題。一旦實行多校劃片,勢必會有原本能上熱點小學的孩子被劃至普通小學上學,這既不滿足“就近入學”的原則,也會讓部分家長心理產生較大落差,甚至對“多校劃片”政策的公平性產生不同看法。因此,筆者的個人觀點是,多校劃片可以推進,但應該以試點的方式審慎實施。以上就是本期《教育冷觀察》,筆者的觀點您是否同意呢?歡迎您點贊、吐槽、轉發、評論。本文為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系,侵權必究。
高考自主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