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時,王麒誠還是校學生會的一個小小的實踐部部長,在一次去校外拉取活動贊助的時候,碰到一個師兄說有一個數據傳輸的光纖收發器的代理機會,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努力地拼搏,王麒誠和其女朋友吳艷(現在的妻子)在校園里一起開了法華網絡公司,代理銷售這種設備。加上當時正好是寬帶業務興起的時候,這種設備是電信公司的必需品。王麒誠僅用8個月的時間,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王麒誠、吳艷夫婦)
汪滔也是在杭州長大,母親是位人民教師,父親則是一位工程師,后來他父母紛紛下海在深圳經商成為了小企業主。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汪滔在小學三年級后便被送回杭州寄宿在老師家中,在杭州完成了中學學業,并考上了華東師范大學。讀到大三時,汪滔向世界一流大學遞了申請,最終只收到了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在香港科技大學學習期間,汪滔說服老師同意他自己決定畢業課題方向——研究遙控直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研究的核心在于使航模能夠自動懸停。這一研究,便成就了他今后的事業之路。
(汪滔和他的無人機)
(無人機被用來航拍)
在創業過程中,他每周工作80多個小時,累了就在辦公桌旁邊放著的一張單人床上躺一會,休息好了,繼續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據內部人員透露,汪滔每天9點上班,基本上沒有在晚上11點之前離開過,凌晨兩點鐘研發部門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汪滔的辦公室門上寫著兩行漢字“只帶腦子?Those?with?brains?only”和“不帶情緒Do?not?bring?in?emotions”。大家都說汪滔是“中國版喬布斯”。
經過10年多的研究和發展,大疆無人機已順利打入國際市場,并受到了各國航模愛好者的熱力追捧。但汪滔的工作態度卻并沒有太多改變,即使如今他是坐擁4000名員工的大疆掌門人,公司估值也已達到了100億美元,他依舊低調,且保持著十年如一日的一絲不茍。
金融酶體|分享看得懂的金融干貨